C++之内存类型

一个由C/C++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根据其用途和操作方式分为以下几个部分

栈区(stack)

程序运行时由系统自动分配,存放函数的参数值,局部变量(自动变量)的值等。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。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

  • 由系统自动分配, 速度较快, 程序员无法控制这部分内存分配
  • 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,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,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
  • 在Windows下,栈内存是向低地址扩展的,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。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,在 Windows下,栈的大小是2M(也有的说是1M,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),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,将提示overflow。因此,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。
  • 在函数调用时,第一个进栈的是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,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,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,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,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,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。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,局部变量先出栈,然后是参数,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,也就是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指令,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。

堆区(heap)

在内存开辟另一块存储区域。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, 若程序员不释放,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收 。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,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。由程序员手动释放

  • 程序员手动分配,分配速度较慢,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
  • 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,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,会遍历该链表,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,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,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。
  • 对于大多数系统,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( 占一个字节 )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,这样,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。
  • 堆内存是向高地址扩展的,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。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,自然是不连续的,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。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。由此可见,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,也比较大。

全局区(静态区)(static)

编译器编译时即分配内存。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,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, 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。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。

文字常量区

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。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

程序代码区

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。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

注意:这里的内存是软件上人为划分的几个区域。从硬件看,它们所占有的内存结构都是相同的。那么为什么软件上给这些内存取不同名字加以区分呢。原因是内存的使用方式不同(管理方式)。栈内存是先申请的后释放其操作方式类似数据结构中的栈,因此得名栈内存。类似的堆内存,实际上也没有堆内存这种硬件,仅仅是因为这块内存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链表。程序员一般仅需要关注堆内存和栈内存,防止堆内存泄露和栈内存溢出。

栈堆内存比较

  • 管理方式不同:对于栈来讲,是由编译器自动管理,无需我们手工控制;对于堆来说,释放工作由程序员控制,容易产生memory leak。

  • 空间大小不同:一般来讲在32位系统下,堆内存可以达到4G的空间,从这个角度来看堆内存几乎是没有什么限制的。但是对于栈来讲,一般都是有一定的空间大小的,例如,在VC6下面,默认的栈空间大小是1M。当然,这个值可以修改。

  • 能否产生碎片不同:对于堆来讲,频繁的new/delete势必会造成内存空间的不连续,从而造成大量的碎片,使程序效率降低。对于栈来讲,则不会存在这个问题,因为栈是先进后出的队列,他们是如此的一一对应,以至于永远都不可能有一个内存块从栈中间弹出,在他弹出之前,在他上面的后进的栈内容已经被弹出。

  • 生长方向不同:对于堆来讲,生长方向是向上的,也就是向着内存地址增加的方向;对于栈来讲,它的生长方向是向下的,是向着内存地址减小的方向增长。

  • 分配方式不同:堆都是动态分配的,没有静态分配的堆。栈有2种分配方式: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。静态分配是编译器完成的,比如局部变量的分配。动态分配由malloca函数进行分配,但是栈的动态分配和堆是不同的,他的动态分配是由编译器进行释放,无需我们手工实现。

  • 分配效率不同:栈是机器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,计算机会在底层对栈提供支持:分配专门的寄存器存放栈的地址,压栈出栈都有专门的指令执行,这就决定了栈的效率比较高。堆则是C/C++函数库提供的,它的机制是很复杂的,例如为了分配一块内存,库函数会按照一定的算法(具体的算法可以参考数据结构/操作系统)在堆内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够大小的空间,如果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(可能是由于内存碎片太多),就有可能调用系统功能去增加程序数据段的内存空间,这样就有机会分到足够大小的内存,然后进行返回。显然,堆的效率比栈要低得多。

虽然栈有如此众多的好处,但是由于和堆相比不是那么灵活,有时候分配大量的内存空间,还是用堆好一些。无论是堆还是栈,都要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(除非你是故意使其越界),因为越界的结果要么是程序崩溃,要么是摧毁程序的堆、栈结构,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。动态内存分配存在某些不确定因素,在某些场合下可能会禁止堆内存的使用,以提高软件可靠性。

内存类型辨识例子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// main.cpp


int a = 0; // 全局初始化区
char *p1; // 全局未初始化区

main()
{
int b; // 分配在栈内存上
char s[] = "abc"; // 分配在栈内存上
char *p2; // 分配在栈内存上
char *p3 = "123456"; // "123456/0"在常量区,p3在栈内存上
static int c =0// 全局(静态)初始化区
p1 = (char *)malloc(10);
p2 = (char *)malloc(20); // 分配的10和20字节的区域在堆内存上
strcpy(p1, "123456"); // 123456/0放在常量区,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"123456"优化成一个地方。
}

一些问题

new/delete与malloc/free比较

使用new分配堆空间可以调用类的构造函数,而malloc()函数仅仅是一个函数调用,它不会调用构造函数,它所接受的参数是一个unsigned long类型。同样,delete在释放堆空间之前会调用析构函数,而free函数则不会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// 变量申请
Type* pointer = new Type;
if (points != NULL)
{
// to do samething
}
// 变量释放
delete pointer;

// 数组申请
Type* pointer = new Type[N];
if (points != NULL)
{
// to do samething
}
// 数组释放
delete[] pointer;

为什么栈相对于堆很小

  • 并不是因为栈被设置的很小,所以我们不要在栈上放太大的东西。而是正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在栈上放太大的东西(栈的作用),所以控制栈的大小让我们可以尽早的发现无穷递归,尽早失败;
  • Stack 的最顶端一般会留存在 CPU registers 和 cache 中。遇到频繁但是层次不多的函数调用,可以利用高速 cache。大块的内存会破坏这种优化。
------ 本文结束------
赞赏此文?求鼓励,求支持!
  • 本文标题: C++之内存类型
  • 本文作者: Jiang.G.F
  • 创建于: 2019年12月21日 - 22时12分
  • 更新于: 2020年03月03日 - 11时03分
  • 本文链接: https://gfjiangly.github.io/C++/memory_type.html
  • 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0%